公司微信
新浪博客
网易博客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技术会刊 > 读书看报 >

《一根稻草的革命》——化学肥料导致海洋污染

来源:西部果友联盟 | 作者:西部果友联盟 | 时间:2017-05-08 10:28

 

关于鱼类污染和海洋污染的问题,在此我并不想追究水产厅的人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诚意。我只是想申明:无论是污染问题还是食品公害问题,要想使它们得到彻底的解决,必须集思广议,共同研究。只靠一部分人的提议和倡导是不能奏效的。它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。

    例如,濑户内海的鱼被污染后变得越来越不好吃,这已成为事实。以前,濑户内海的小鱼最好吃。而现在,据说太平洋沿岸的鱼倒好吃些。还有人说,现在已经没有未遭到污染的鱼了。这个问题也一样,如果只考虑禁止工厂排放废液或减少石油等油类对濑户内海的污染,是无法解决濑户内海的污染问题的。 

    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人共同努力。它包括生产者、消费者、以渔业为生的人和海边居住的人在内的所有的人。只要他们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,公害问题就得不到解决。

    人们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。农民认为自己与濑户内海没有任何关系,保护鱼类是水产厅的事,研究和解决海洋污染的问题是环境厅的事。问题就出在人们的这种认识上。事实上,农民不仅与此有关系,而且关系密切。农民往田里施用的化肥和喷撒的农药都与海洋污染有关系。这种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?

    简而言之,农民们正在大量地使用以硫氨、尿素、达70%的浓硫酸等磷酸肥料为主的化肥。这些肥料,只有很小一部分被农田吸收,大部分都流入溪谷,由溪谷流入河川,再流人大海,即流入了濑户内海。

    赤潮现象的发生,导致了鱼类的死亡。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,是由于向海水中排放了油类、工厂的废水以及下水道的脏水。但是,从周围农田里流入的化肥的营养成分——化肥对鱼、对生物是一种营养成分——过大,也会产生赤潮现象。因此,谈到赤潮发生的最初的原因,也许农民应该受到指责。农民对海水造成的污染超过了工厂排放的废液;化肥工厂生产污染源;政府部门相信化学肥料的作用,采取对策进行技术指导。农民、化肥工厂、政府部门,这些领域中的所有的人,如果不进行反省,化肥的使用就不能停止。不停止使用化肥,濑户内海的污染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。

    现在,有一部分人总是就事论事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例如,在水岛发生的因油船漏油造成的污染事件中,渔民与石油公司发生了对立和抗争。又如,在对待工厂排污问题上,某大学的教师提出在四国岛的中部打一个洞,使太平洋的水流入濑户内海,利用海流净化濑户内海的污染。以后,人们开始就类似的对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。

    可是,这样的方法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。所谓污染的根本原因,是出自人们自认为有价值的各种行为和智慧。只要人们的价值观、即思想不发生根本的变化,污染问题是不能解决的。我认为,当前的现状是越搞越糟糕,越采取对策问题反而越严重,而且越陷越深。

    就举刚才所讲的例子。在四国的高知和西条的连接线上埋设管道,把太平洋的水抽上来,使之流进濑户内海。这样做可能会起到净化作用。可是,这需要建立一座生产钢管的钢铁厂。另外,抽水所需的电力也是一个问题。电力不足,又必须建核电站。要建立核电站就需要相应的混凝土等各种建筑材料,甚至还得建一个铀的浓缩工厂。这样一来,随之将不断地产生二次性公害和三次性公害。而且将越来越严重,越来越难以治理。我认为人类应该考虑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表面看来,对眼前某一事物的判断,似乎可用于各种场合的整体判断。其实并不然。然而,科学家不懂得这一点。任何对策都是根据局部的科学真理和判断制定出来的。我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里。正像一个贪得无厌的农民打开田边的进水口,往田里不断地放水一样。水把田里的畦埂冲出一个个的洞,畦埂倒塌了。于是,这个农民又去补洞,加固和加高畦埂。越这样修补,畦里的积水就越多,就越危险。同样,在解决污染的问题上,越采取科学的对策,公害的祸根就扎得越深。

    限制汽车的排气或研制新的发动机,这些做法似乎可以对防止公害起到很大的作用,其实只不过是提高了汽车的行驶速度。过去跑80公里的高速公路,现在跑100公里、120公里、150公里。结果,过5年、10年以后,研制的新汽车或开发的新技术,却成了新公害的根源,助长了公害的恶化。为防止公害付出的努力,最终必将成为助长公害的手段。

    结果,虽然采取了各种防止公害的措施,但是,越搞问题越向深层次发展,越搞问题越严重,越扩大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?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矛盾呢?一句话,就是因为人类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,没有抓住最根本的东西。


西部果友联盟 | © 2014-2015 | 地址: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| 电话:029-89298328 联系人:赵女士

技术支持:西安网站建设公司| 陕ICP备14008100号